昨天晚上,跟球友在msn上聊到最近羽球線要全面漲價的事。他說,因為怕會影響市場,店家都在觀望,不太敢跟進,甚至不打算漲價,可能要用"降低穿線費"來抑制上漲的壓力。然後,就順便聊了一下穿線問題。例如,台灣有沒有人拿到日本gosen"張人"穿線法的資格認證,和勝利在大陸辦穿線講習的事。







我一直都認為,穿線技術的認證,是球拍大廠非得要做的一作事。唯有把這件事辦好,對球友購拍後才會有完整的服務保障。你如果不把這件事做好,一心只想要調整球拍、羽球和球線的售價,讓人家一直花大錢買球具。終究不是做為一個兼負有社會責任的企業,應該有的做法。



今天早上則是拿gosen球線去找另一個球友阿樹,也順便借了他的大陸羽球雜誌回來看。而很巧的,在十一月號內,有一篇題目是"如何判斷一個穿線師的手藝"的文章。



裡面建議球友要從五個點來判斷穿線師的技術。第一點和第三點講的是,不要使用預先穿線再到機上拉緊的工廠法,而要使用從球拍中間開始穿,空拍上機的yonex四結點穿線法和gosen張人,二種正規穿線法。以免球拍出事後,可能會因使用非建議的穿線法,而得不到(yonex)原廠的保固 (沒有說gosen球拍如果不用張人穿線法,出事是否不賠)。



第二點則是機器外觀判斷法。不管是電動或手動的拉線機,一定是要有二個飛夾和六個固定點。如果,只有二個固定點的機器,那就好就不要讓他拉高磅。

















寄件者 羽球比賽


 



二點固定的(飛夾沒有在機體上,外觀是像一個曬衣夾)。

















寄件者 羽球比賽


六點固定的(飛夾在機體上,這個零件應該是穿線機中最重要的,就算機器再好,只要飛夾不是很緊,具體成效也是很有限)。



第四和第五,則涉及了主觀方面的穿線人技術。例如,穿橫線的速度要很快,但拉線時要慢慢拉,還有觀察拍框變形的能力。



最後二點,在沒有認證制度之前 (記得外國是有網球穿線師的制度,也有像網頁上可以測磅數的機器),要區分何人穿線技術優勝劣敗,是不容易的。



不過,第一到第三點,拿高級球拍或是喜歡打高磅數的球友,要拿去穿線時,相對最後二點而言,則是比較容易從外觀上得知的。若,你覺得球拍使用期限或壽命,越長越好的話,那就請慎選店家的穿線法和穿線機器。不然,接近五千元的日本拍或是上手的愛拍,一但受有損害,可能就會真的索賠無門,只好回家抱著綿被哭了。

















寄件者 羽球比賽


現在比較要擔心的則是,店家會不會為了要吸收球線上漲的壓力,將原先廢時的二線四結中間穿法,改成可大量節省時間,而從側邊穿的工廠穿法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bitz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