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,答應團購的球友,要教他如何製作凹凸(螺紋)型握把,本來只想寄給他一個人,後來想一想,或許其他人也想要知道,就把製作過程貼在這裡。
這是所需的材料,膠條和握把布(我這次是使用yonex ac102ex三個一捲附收邊貼紙的藍色握把布)
這個是不沾膠的剪刀(台北許昌街和公園路的久大文具店有賣,不用60元)。如果常用剪刀維修你的球具,那最好去買一把。
這是材料的鳥瞰圖。請注意圈選的雙面膠帶形狀和位置。
請將膠條的背膠撕下,將膠條貼在握把布後面的中間位置,貼的時候要注意紅色圈選的起頭點,距離雙面膠帶的距離。
如果,你是第一次製作,就讓膠條的長度和握把布相同,再剪多的膠條。
拿剪刀依紅色圈選的方式,將握把布的雙面膠帶,剪成三角形(之前是矩形)。
這是放大圖。剪這個的功用,是等一下缠的時候,最底部不會有多出剪掉的形狀。
這是要換新握把布的球拍(之前雲羽的紀念拍)。 請注意紅色圈選處的膠條,通常是壓平到這種程度才要換新的,還有為什麼底部會有沒有膠條的部分,是等一下缠上去時,方便用力拉,調整小姆指握的舒適感,比較容易控制球拍面的方向。
撕下握把布的正面塑膠紙。
撕下握把布的雙面膠帶,將其貼在球拍握布底部。請注意,要將球拍角錐的商標朝上,再將新的握把布,依照底層握把布的紋路依序貼上。
通常開始貼的地方會是在握把的側邊(這是給右手專用的,如果你是用左手,就反方向貼,反方向繞)。
盡量貼邊繞。
繞前三、四圈時,要留符合你手指寬度的空隙。因為,凹凸(螺紋)型握把布就是要讓你的手指放在空隙處,可以容易發力和控制拍面。
第三、四圈後,這是個人習慣。因為打球時,大姆指和食指握的地方,握把布很容易破掉,而它們通常是在第三、四圈上面的位置,我的做法是讓空間縮到最小,有二層握把布厚的空間。這樣子不容易磨損,還有也能讓大姆指和食指更好發力。
剪掉多餘的握把布。這也是個人習慣,有人喜歡中桿也包,那就可以不用剪很長,因為,我不是第一次缠,我之前有把剪下來的這一段留下,所以,這次我是直接拿之前留下的尾段,剪自己要貼到角錐的長度。
接下來,是重點了。有很多人缠到最後收尾時,很醜不整齊,那就是因為收尾時剪的方面錯了,請注意紅色箭頭,握把布上黑色線和剪刀的方向,是由下而上的剪掉。
這是剪下來的。
接下來,拿收邊貼紙,先撕下前面的一小片背膠,再將尾端貼在它的中間。
收邊。
完成圖。
尾端可以明顯看出,讓小姆指容易活動的空間。